首页 |党建动态 | 领导讲话 | 干部之窗 | 基层组织 | 人才天地 | 远程教育 | 办事指南 | 党史天地 | 走进清水 | 理论研究
首页>>政策法规>>正文
清水县2010—2012年农村和社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要点
来源:中共清水县委组织部 作者: 日期:2010-8-20 11:04:55 点击:

 

县委发〔2010〕19号

 

中共清水县委

关于印发《清水县2010—2012年农村和社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乡镇党委,县直各单位党支部(党委、党组、总支):

《清水县2010-2012年农村和社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要点》已经二年三月二十二日县委常委会议研究同意,现予印发,请认真贯彻落实。

                             年三月三十日

 

清水县2010-2012年农村和社区党的

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要点

 

农村和社区始终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县委根据中央和省、市委对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提出的一系列新要求,立足实际,坚持分类指导,分领域推进,按照“重点工作创特色,难点工作求突破,基础工作抓规范,整体工作上水平”的思路,探索创新,狠抓落实,全县农村和社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水平有了新的提高。

按照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要求,全县各级党组织要充分认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农村、社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推动农村和社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创新发展,为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式科学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一、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全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要继续坚持“选拔‘双带’能人,搭建干事创业平台,抓两头带中间,整体推动农村发展”的工作思路,在巩固完善措施上下功夫,在全力推动工作落实上下功夫。

1、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按照“一好双强”(思想政治素质好、带富能力强、协调能力强)的标准和“一定三有”(定权责立规范和工作有合理待遇、干好有发展前途、退岗有一定保障)的要求,加强村级“两委”班子建设。采取“两推一选”、“公推直选”、“公选”、挂职等办法,配优配强村干部队伍,特别是要培养一批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党组织书记队伍。乡镇党委要制定和完善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和实绩考核的主要措施及具体办法,明确村干部工作职责、目标任务和奖惩措施。逐步提高村干部报酬待遇,力争到2012年全县村干部报酬年人均达到5000元以上,不断提高养老保险和离任补贴标准。按照国家政策和省、市安排,做好从优秀村干部中招录乡镇公务员、招聘乡镇事业编制人员工作。实行村“两委”成员交叉任职,有条件的村推行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一人兼”。对公开选拔的村党组织书记,要加强绩效考核,对完成三年任职目标任务、经考核合格的,可继续留任或推荐在其他后进村任职;对任期内工作成绩不明显,群众有意见的及时进行组织调整。创新培训方式方法,加大经费投入,积极编发实用性、针对性较强的“乡土教材”,培育优秀村干部典型,采取集中培训、重点调训和“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方法,抓好村干部和村级后备干部能力素质的教育培训。乡镇在建好村级后备干部人才库的同时,以1:2的比例重点建好村党支部书记后备人才库,采取联、帮、带等办法,把青年农民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干部,建立健全村干部和后备干部档案,加强动态管理。加强选聘到村任职大学生“村官”的跟踪培养,严格管理监督,力争三年内60%以上的村有一名大学生“村官”。

2、创建党建示范村。坚持一村一办法,一村一特色,精心制定党建示范村创建方案,明确创建标准,落实创建措施,全力打造党建示范村,抓点带面,典型示范,力争三年内全县新创建省级党建示范村3—4个,市级示范村5—7个,县级示范村20—25个,实现乡乡有1—2个各具特色党建示范村的目标。创建工作要坚持领导联系、干部包抓、单位帮建、项目倾斜、示范带动、重点突出的方法措施,在“创”字上下功夫。各级党组织根据各层次示范点的不同情况,制定相关的创建方案,通过建立各级领导联系帮抓制度,加大人力、财力、物力支持力度,帮助示范点创建单位解决实际问题,激励创建单位创特色、出经验、求实效。对个别基础条件好的示范村,通过确定帮联单位、选派优秀年轻后备干部挂职包抓等措施,选树典型、创建精品,提高示范标准和质量,促使示范点真正发挥示范带头作用。不断深化“三级联创”活动,进一步量化细化基层组织建设、“五好”乡镇党委“五好”村党组织的评价内容、指标要求和考核办法,今后每隔2-3年命名表彰一次。

3、整顿转化后进村。要在认真调研摸底,及时分析研究村班子运行情况的基础上,制定后进村集中整顿转化工作实施方案,对落后困难、社会治安复杂,特别是班子软弱涣散的村级党组织,坚持因村施策、综合施治,通过县级领导联系、乡镇领导包抓、村班子调整、后备干部挂职、技术干部指导、机关单位帮扶、重点项目支持等措施,加强整顿转化,确保到2012年底三类村得到彻底转化,使全县村级组织建设水平逐步提高。

4、加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按照“一办三室”(有办公室、党员活动室、图书室、文化室)和不低于90的标准,对全县拟新建和改扩建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制定三年建设规划,统筹村文化室、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村卫生所等建设项目,采取多方筹资、整合资源、分步建设、逐步配套的办法,县财政每年预算列支50万元,通过以奖代补进行补助,确保2012年底全部完成建设任务并配备必要的办公设施。其中,2010年底完成38个新建任务,实现村级阵地全覆盖;2012年底完成改扩建任务。要切实加强村级阵地的选址、规划、建设与管理。对已建成的村阵地,乡镇党委要督促各村健全各项管理制度,落实管理责任,严禁财产流失;要严格落实轮流值班制度,确保门常开、人常在、事常办;要积极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的活动,把阵地建设成为村里办公议事、党员活动、教育培训、便民服务、文体娱乐等工作的综合阵地。

5、加大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力度。综合考虑行政村规模和经济社会发展现状,通过争取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补助、从县财政增收部分中列支和乡镇自筹等途径,逐步提高村级组织运转经费补助标准,到2012年平均每村提高到3500元以上,力争达到4000元。村级组织运转经费的发放标准可根据行政村人口数量、地域面积、村级集体经济状况等因素分类补助。着力解决集体积累“空壳村”,鼓励、引导、扶持村级组织积极探索股份制、合作制等多种形式,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增强“造血”功能。

6、全面落实“四议三双”制度。对涉及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决策时,严格按照村党支部提议、“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决议的“四议”程序进行。全面推行“两委”向党员和村民承诺、党员向党支部和群众承诺,实行党务公开、村务公开,党员和群众评议村“两委”、村党组织和群众评议党员的“三双”制度,进一步规范村党支部书记述职述廉和村务财务公开等制度。切实加强党内基层民主建设,充分发挥村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乡镇党委要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加强检查考核,督促抓好落实。2010年抓推广,制定实施方案,督促全县所有村级党组织全面落实,实现村级全覆盖,使党员参与率达到85%以上;2011年抓完善,在总结实施过程中形成的经验和存在不足的基础上,完善相关配套制度办法,使工作程序逐步规范,效果日益明显,党员参与率达到90%以上;2012年抓规范,在逐步总结完善的基础上,形成规范的制度体系,建立长效机制,使党员参与率达到95%以上,实现活动规范化、制度化,实际效果更加突出。

7、探索完善党组织设置方式。总结完善基层创新党组织设置的做法和经验,在以地域为主设置农村党组织的基础上,按照便于党员参加活动、党组织发挥作用的要求和农村产业发展需要等情况,对一些主导产业相近的相邻村,采取优势互补、强强联合或以强带弱的方式设置村级党总支或党委。对一些党员数量较多、产业特色明显的村,提升党总支,成立产业党支部。积极探索劳务基地、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园区、农村专业市场、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和社区、村联合建立党组织的方式,更好地发挥农村党组织推动发展的作用。同时,要抓好共青团、妇联等配套组织建设,发挥好协调配合、联系群众的作用。

8、发挥农村远教网络作用。着力抓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管、学、用”工作,要加强技术骨干队伍培训力度,县远程办每年对各乡镇管理员集中培训1次,各乡镇每年对村级管理员、协管员集中培训2次;加强设备管理和维护,防止丢失、损坏和闲置;积极创建远程教育示范点和学习实践基地,全县每年培育创建县级示范点40个以上,建立学习实践基地15个以上,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探索完善“学生+家长会+远教培训”、“文化娱乐+理论教学培训”等有效教育模式,结合实际,不断创新学习培训的组织形式,保证党员群众日常参学率达到80%以上;加大乡土课件的开发力度,各部门要在各自业务范围内,紧密联系我县实际,编制乡土课件,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按照省、市统一规划,制定我县村级网络信息服务室建设规划,分批建设村级网络信息服务室,探索村级网络信息服务群众机制,2010年全县每个乡镇建成2 个以上村级网络信息服务室,2011年30%以上村建成网络信息服务室,2012年50%以上的村建成网络信息服务室。

9、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建立健全基层党员轮训制度,以村党组织书记培训工程、新党员培训工程、大学生“村官”党员培训工程、党员创业就业技能培训工程为重点,依托县党校和天水农校、县农广校等培训基地,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的作用,加大农村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和实用技术培训力度。继续坚持农村党员“冬训”制度,积极组织党员参加党内集中教育活动,健全完善党员领导干部讲课制度。在积极组织参加全市致富带头人实用技术培训班、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党支部书记专题培训班和大学生“村官”培训班及其它省、市调训的同时,县上每年举办示范村、后进村党组织书记培训班2期,大学生“村官”培训班1期,新党员培训班1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1期,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2期;各乡镇党委每年要对未参加上级培训的其他村干部组织轮训1次,并组织好本乡镇的新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结合本乡镇主导产业和党员群众要求,抓好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加强和改进党员动态管理,健全城乡一体、流入地党组织为主、流出地党组织配合的流动党员双向共管机制。推进党员服务中心(站、点)建设,各乡镇成立党员服务中心,各村建立党员服务站,并确定专人负责,为流动党员和其他缺少活动场所的党员开展活动创造条件。完善流动党员活动证制度,加强党员信息库建设。规范“12371”党员咨询服务电话受理工作,发挥其在党员管理中的积极作用。坚持党员设岗定责和村民事务党员代办制度,创设党员作用发挥平台。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采取财政列支、党费补助、单位资助、党员能人捐赠等途径,设立“党员扶助基金”,关心帮助弱势困难党员,鼓励扶持优秀党员创业致富。

10、切实改进党员发展工作。按照注重质量、优化结构的要求,着重从回乡毕业生、复退军人、致富能人、产业协会会员以及外出务工返乡青年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党员,消除党员“空白组”,原则上千人以下的村每年至少发展农民党员1名,千人以上的村每年至少发展农民党员2名,每乡镇每年发展女党员3名以上,并按1:3的比例培养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对连续两年没有发展党员的村,乡、村两级党组织及主要负责人,在年度考核中不得评为先进和优秀。力争通过三年的努力,全县发展有文化、有一技之长、能带头致富并带领群众致富的优秀青年农民党员1200名左右,切实改善农村党员结构。

二、社区基层组织建设工作

全县社区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按照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场所议事,构建以街道党组织为核心、社区党组织为基础、驻区单位党组织和社区内全体党员共同参与的区域化党建格局的 “三有一化要求,把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优化管理、维护稳定作为社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工作重点,积极推广“民情流水线做法,不断增强社区党建工作的实效性和影响力,开拓社区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

11、健全社区党建工作运行机制。要强化工作指导,加强社区管理,明确社区职责,增强服务意识。要健全完善社区党建工作考评机制,加大对社区党建工作考评。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驻区单位党组织共同参与,完善社区党建工作联建共建机制,健全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建立社区党建工作“双向双责”制,推行在职党员向居住地报到和在职党员志愿服务制度,社区党组织发挥主导作用,主动与驻区单位党组织联系沟通;驻区单位党组织积极参与和支持社区党建工作,通过结对共建、联建、帮建,从政策、人才、技术、物资、资金、信息、教育、场地方面支持社区党组织,统筹开展区域内各项党建工作,构建条块结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的城市基层区域化党建格局。

12、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加强以党组织书记为重点的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拓宽选人视野,改进选拔方式,按照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要求,选优配强社区党组织书记。按照因事设岗、一岗多责、一专多能的原则,采取群众推荐、公开招聘、民主选举、竞争上岗等方式,选聘专业化、高素质的社区工作者。把社区党组织书记和工作人员的培训纳入干部培训和社区工作人才培训规划,重点加强党的建设、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和谐创建、群众工作和维护稳定等方面的培训,三年内对所有社区工作者轮训一遍。

13、创新社区党建活动载体。健全完善社区党组织网络体系,全面实现党在社区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推广“民情流水线做法,制定“四民社区”、“星级社区”创建方案,明确要求标准、具体措施和目标任务,深入开展创建活动,切实增强社区服务功能。以社区服务大厅、办事窗口为依托,健全完善配套设施,实行“一站式”服务。通过记录民情日记、设置民情信箱、开通民情热线、发放民情服务卡、召开民情恳谈会等方式,多渠道倾听群众意愿心声。采取共驻共建、设岗定责、扶贫济困、平安联动、就业援助等活动载体和服务平台,切实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和问题。2010年,开展全县社区规范化建设年活动,全面推广“民情流水线做法,全县所有社区基本实现“三有”要求,制度健全,服务规范,按章办事;2011年重点抓完善,全县社区实现“一站式服务”;2012年重点抓规范,力争全县社区为群众提供“一站式”高效优质服务。注重典型培育,引导社区积极创建党建示范点,通过三年努力,培育特色鲜明的省级示范点1个,市级示范点2个。

14、加强社区党员教育管理。坚持“简便、管用、易行”的原则,按照“协管”、“共管”、“双管”、“主管”的方式,进一步加强社区党员的教育管理。建立流动党员“协管”机制,开展以“党组织找党员、党员找党组织、党组织助困送温暖”为主要内容的“双找助困”活动,健全流动党员台帐,抓好对流动党员的服务与管理;建立离退休党员“共管”机制,全面推行行政、企事业单位离退休党员人事行政关系由原单位管理、党组织关系由社区管理的办法;建立在职党员“双管”机制,通过实行在职党员联系卡、建立在职党员社区表现评价制度等措施,逐步形成“工作在单位、活动在社区、奉献双岗位”的党员管理新机制;抓好党员发展,积极从城市居民、个体工商户和未就业毕业生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发展新党员,壮大社区党组织队伍;建立“两新”组织“主管”机制,坚持“属地管理为主、行业管理为辅”的原则,将辖区内“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纳入社区党建工作范畴,不断扩大党组织覆盖面和影响力。

15、加大社区活动场所规范化管理和经费投入力度。按照“三有一化”要求,完善社区活动场所配套设施,强化规范管理,力争2010年将5个社区活动场所建成功能完善、管理规范,集党员活动、便民服务、文化宣传、信息传播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党员之家、群众之家、社区服务之家。协调落实社区工作经费财政补贴制度,按照省、市要求,落实省上3万元、市上1万元、县财政1万元的补助经费,社区工作者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要纳入社会保障体系。

三、建立健全基层党建工作责任体系

继续坚持《县委、县直部门党组织和乡镇党委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度》,进一步健全基层党建工作责任体系,完善机制,明确分工,强化责任,狠抓落实,确保全县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各项任务全面完成。

16、严格落实基层党建“第一责任人”职责。坚持工作重心在基层、执政基础在基层、活力源泉在基层和基层党建工作主要责任在党委、关键在书记的思路,不断强化“不抓基层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就是不称职”的理念,严格落实各级党组织定期研究基层党建工作制度,县委全委会每年听取乡镇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述廉,乡镇党委每季度向县委和组织部门报告基层党建工作,村和社区党组织负责人每半年向乡镇党委会议进行述职述廉,并对乡镇党委抓基层党建工作进行测评,真正形成“书记抓、抓书记”的工作格局。县委发挥关键作用,乡镇党委要抓好具体实施,组织部门要加强工作指导。加强乡镇党委组织干事队伍建设,通过跟班学习、集中培训,提高组织干事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

17、健全完善领导联系点制度和帮扶制度。在继续坚持市、县级领导联系点制度的基础上,拓展基层党建联系渠道,建立县委委员联系点制度,着力抓好典型的树立和培养。每名县委委员负责联系一个村和社区,指导联系点制定好党建工作目标,落实好各项党建工作任务和措施,帮助联系点在经济发展、产业项目、社会服务等方面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真正把联系点建成示范点。乡镇党委也要建立党委委员联系点制度,明确任务、靠实责任、强化措施,指导和帮助基层党组织抓好党建、促进发展。领导干部要经常深入基层,蹲点调研,解剖“麻雀”,总结经验,指导工作,推动发展。坚持优秀年轻后备干部到村挂职锻炼制度,每年选择一批后备干部到后进村、党建示范点挂职锻炼。深化“四联四促”、“三联三帮三促进一加强”等活动,开展机关党员干部帮扶城乡贫困党员活动,针对不同党员的需求,采取不同的帮扶措施实施救助。充分发挥机关党组织的作用,认真落实帮扶规划,指导和帮助联系村、社区开展党的工作,提供致富信息,联系劳务输转,解决启动资金,落实脱贫项目,捐助必需物资,开展就业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帮扶活动。

18、建立健全督查考评机制。建立基层党组织建设督查和目标责任考核制度,每半年对乡镇、村、社区抓基层党组织建设情况进行检查考核,抽调有关部门人员,组成督察组,定期不定期地督查基层党建工作,其结果作为评价乡镇党建工作的重要依据。对思想不重视、工作不得力、任务完成差、责任范围内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的乡镇党委班子及书记、相关责任人当年不能评优,并进行问责,限期整改。

19、建立激励奖惩制度。按照公开职位条件、公开程序办法,差额推荐、差额考察、差额酝酿、差额票决的“两公开四差额”办法,选拔优秀干部担任乡镇党委书记或其他领导职务。重视选拔乡镇和社区的优秀干部到上级机关任职,积极推荐政治素质好、参政议政能力强的村干部和社区工作者作为各级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选,加大对优秀党务工作者和优秀党员的表彰奖励。对基层党建工作不重视、不负责、工作滞后、发展缓慢、群众意见大的村、社区党组织负责人,要及时予以调整,情节严重的要追究责任。

20、健全基层党建工作统筹协调机制。健全和完善党委统一领导、部门齐抓共管、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党建工作格局,充分发挥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职能作用,统筹协调各级党组织和社会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加大保障力度,围绕中心工作,坚持每年办几件有影响的实事,真正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党建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把党建成果转化为发展成果,为推动全县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相关链接:

清水代表团热议“六个”报告
刘天波 阮珠有 马越垠审议市
清水县召开残疾人联合会第五
剡海明深入黄门乡指导民主生
刘天波主持召开会议安排当前
【美丽清水】剡海明督查城区
王光庆: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
清水县举行拟提拔科级领导干
清水县召开县委常委班子专题
县委考核组考核2012年组织工

版权所有:中共甘肃省清水县委组织部
网址:www.zbdongxu.com E-mail:qingshuidangjian@163.com
地址:清水县永清镇南环路98号 电话:0938-7151214 传真:0938-7151214